• 网站首页
  • 中心简介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咨询导航
  • 心理学堂
  • 活动风采
  • 学术专栏
  • 心理留言
  • 联系我们
心理常识 | 婚姻情感 | 人际关系 | 亲子教育 | 性格调适 | 网瘾网恋 | 考试焦虑 | 职业指导 | 心理测评 | 心理商城 | 案例解析
  • 朱建军简介
  • 意象对话

莫名喜欢或讨厌一个人?潜意识中的隐藏密码【点击查看】

“信念”带来的能量,是无穷的!【点击查看】

与原生家庭和解,实现自我救赎【点击查看】

与原生家庭和解,实现自我救赎【点击查看】

越渴望认可,越容易弄丢快乐?是时候拿回幸福的主动权了【点击查看】

存不住钱,是一种内在的创伤反应【点击查看】


  • 【心理常识】
  • 【婚姻情感】
  • 【人际关系】
  • 【亲子教育】
  • 【性格调适】
  • 【网瘾网恋】
  • 【考试焦虑】
  • 【职业指导】
  • 【心理测评】
  • 【心理商城】
  • 【案例解析】
  • 【课程推荐】
  • 【青少年注意力训练】
心理常识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> 心理常识

存不住钱,是一种内在的创伤反应

添加时间:2025-11-14

“我知道该存钱,可就是存不下。”
“收入刚到手,就像着了魔一样花光。”
“想赚钱,却在机会面前自我设限。”
如果你也听见这些声音,请先温柔地抱一抱自己。
这不是自律问题,而是你如何对待自己的真相。

01 你和金钱的关系,藏着你与自己的对话

我们与自己,是亲密伙伴,还是严厉审判官?这个答案,几乎决定了我们与金钱的距离。

我曾买过一件昂贵的毛衣,穿上后却充满罪恶感:“你这个月表现不好,凭什么穿这么好?”“真自私,这钱该花在家人身上。”

咨询师点醒我:这件毛衣像一面镜子,照见了我与自己的关系——任何超额的自我奖赏,都会引发强烈的自我攻击。

这种“审判”也蔓延到赚钱中。当出书、授课的机会来临,我总告诉自己:“我还不够好,不配赚这笔钱。”别人借此拓展事业,我却视之为“不义之财”。

问题的核心在于:缺爱的人难以享受财富,因为我们把力气都用在了自我对抗上。

02 三种内在战争,阻断你的财富之路

a. 自我妨碍型:活在“我不配”的审判中
心里住着一位严苛的审判官,源自童年内化的标准——“要懂事”、“不能错”。
它总在耳边低语:“你配不上这机会”、“别人比你更值得”。
于是我们无意识地拖延、失误,让财务状况匹配“我不配”的自我认知。

有位来访者每次重要面试前都会生病。她说:“没去成,反而松一口气——那本就不是我能胜任的,只是运气好。”
潜意识让我们一次次自我妨碍,以维持熟悉的“不配得感”。

b. 自我忽视型:活在“我不重要”的阴影里
有些人逃避理财、任由账单逾期,看似糊涂,实则是内心深处住着一个被忽视的“内在小孩”。
当真实感受从未被看见,我们学会了同样的模式:我的需求、我的余额、我的未来,都不值得被认真对待。

c. 焦虑驱动型:陷入“用钱买爱”的循环
还有人走向另一个极端——拼命赚钱,动力却是恐惧。他们乐于为别人花钱,通过付出来换取认可:“这样大家就会需要我、喜欢我了。”
这种“踏实”底色是焦虑的。一旦外界没有回应,虚无感便席卷而来:“我辛苦赚钱,到底为了什么?”

03 三个练习,从守护自己开始重建财富关系

修复之路无法外求,只能向内探索。好消息是:觉察本身就是自由的开始。

练习一:听见审判,但不被它主宰
当“我不配”的声音响起,在心里温柔回应:
“我听见你了,我知道你觉得不配。”
“但请相信我,我会让你明白:你值得美好。”
用微小的“配得感”练习覆盖旧模式:心安理得享受美食,毫无愧疚地休息。每一次“我允许”,都在松动“我不配”的枷锁。

练习二:像对待贵宾一样,珍视自己的需求
每天问问自己:累了吗?饿了吗?难过吗?我能做点什么让自己舒服些?
从倒一杯温水、允许早点休息开始,在最小的事情上练习自我关怀。

练习三:让金钱成为爱自己的工具
转变花钱的叙事:
这杯奶茶不是“放纵”,而是“满足此刻的需求”;
这瓶香水不是“浪费”,而是“营造喜爱的氛围”;
这顿饭不是“讨好”,而是“真心与人共享丰盛”。
让每次花钱都成为“为了自己”的行动。

巴菲特曾说,最高级的富有是:每天起床后都能说“今天我做任何想做的事”,因为我视自己为最好的朋友。

愿你能成为自己最亲密的朋友,给予自己允许与善意。当你开始守护自己,你与财富的通道,自会悄然畅通。


周五晚间精品成长小组报名开始了,珍珠级意象对话心理师范自明老师会带你觉察自我,向内求索。会让你在尊重、宽容、安全、关爱的感动中,认识自己,理解他人,激发生命活力,让爱在心中洋溢!
报名热线:18265180157  18264996697(微信同号)

上一条:越渴望认可,越容易弄丢快乐?是时候拿回幸福的主动权了
下一条:感到不顺时,一定要主动丢掉这些东西!
  临沂教育联盟网   临沂网站建设   青少年注意力培训   朱建军意向对话   临沂心理博客   临沂樱飞心理咨询中心   临沂教育宝
版权所有:临沂樱飞心理咨询中心    樱飞心理博客   鲁ICP备12004256号-5
网站关键词:临沂樱飞心理|临沂心理|临沂心理咨询|临沂心理咨询师培训|临沂心理辅导|儿童注意力训练|心理健康    技术支持:临沂教育联盟网
  咨询电话:0539-8133371  18265180157(同微信号)15615996176(同微信号)  客服QQ:969786807  地址: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新华一路与开阳路交汇处东100米路北三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