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原生家庭和解,实现自我救赎
一、原生家庭:塑造自我意象的起点
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,最初源于原生家庭的塑造。中国古语"三岁看大,七岁看老"深刻揭示:人的性格、秉性和行为模式在生命最初的六七年就已基本形成。
从降临世界那刻起,我们就置身于最基本也最具影响力的人际三角关系——父亲、母亲与孩子。在这个关系网络中的体验,深刻影响着我们对自己的认知与评价,更在无形中塑造着我们未来的择偶观与婚姻关系。
自出生伊始,婴儿就开启了一场无声的成长革命。那颗处于混沌状态的心灵,带着无限可能性的种子,迫切需要充足的生理营养保证身体成长,更需要精细、准确的心理营养滋养内心。
婴儿对所有的刺激信息毫无防备地吸收,这既意味着发展的无限潜力,也隐藏着潜在危险。当吸收的信息是负面或矛盾的,婴儿更容易形成矛盾、消极、不安的自我体验,这些感受不加区分地累积,最终构成我们的自我意象。
在生命早期各个阶段,我们需要不同的心理营养。当这些需求被满足,内心深处的渴望——被爱、被关注、被肯定、被欣赏、安全感、自由和连结——就能得到滋养。如果缺失,则容易形成消极的自我体验,并在往后的人生中不断寻觅,直到得到满足。通常,那些缺失的部分需要加倍的补偿才能弥补。
出生0-3个月的婴儿,完全依赖父母的喂养、帮助和安慰。他们通过哭声表达需求,迫切需要父母无条件的接纳。如果这个阶段的需求未被满足,潜意识中就会形成"我不被接纳"的体验,可能导致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寻找这种接纳,甚至将这种需求带入未来的恋爱婚姻中,给亲密关系带来困扰。
读到此处,或许你会感到沮丧。有人不禁要问:"我的父母从未了解什么是心理营养,若真三岁看大,七岁看老,我的人生难道就注定无望了吗?"
二、与内在父母和解:打破命运的桎梏
幸运的是,正如萨提亚女士所说:"任何时候改变都是有可能的,即使外在改变有限,我们的内在改变还是有可能的。"
我们确实错过了一些发展的关键期,但修补创伤永远为时不晚。人生本就是不断修补、不断完善的过程,这才是生命的精彩所在。如果一出生就完美无缺,生命岂不是少了些许味道?正因为存在残缺,生命才更显深刻与丰富。
我的来访者常常抱怨自己拥有糟糕的童年,指责父母愚昧无知,教育方式简单粗暴。更严重的是,确实有些父母因为自身的局限性,无法给予我们足够的爱,甚至某些行为深深地伤害了我们。
我常常向来访者分享这个观点:我们的父母是凡人,他们从未学习过如何成为我们理想中的父母。在那个资源有限的时代,父母的能力是有限的,教育系统是有限的,甚至整个国家的发展都是有限的。
今天,我们学习从人性的角度看待父母,而不是从他们被指定的"父亲"、"母亲"角色来评判他们。有人会反驳:"我无法接纳这样的父母,他们太过分了,凭什么要我去接纳自私的父母?"
这时,我们会尝试引导来访者向内在父母臣服,往往这时,来访者会嚎啕大哭,突然间向父母忏悔。是啊,父母纵有千错万错,但他们给予了我们最珍贵的生命。如果真的不爱你,你大概也不会活到今天。
三、重塑内在父母:做自己最好的养育者
如果不与内在父母和解,我们就很难真正爱自己。我们往往将父母的形象内化在头脑中,让他们变成一个管理者的角色。
过去,我们对自我的认知大多由父母塑造。他们常常告诉我们:要变得更好、更优秀,要把不够好的部分隐藏起来,踩在脚底,或锁进黑暗的仓库。但这些被压抑的部分总会想方设法浮现,当我们看到这些部分时,会发现自己不仅被困在情绪中,还被困在过去的自我要求和期待里。
这些期待,与我们的内在父母息息相关。许多人用尽余生拼命努力、奋斗,追求那个"最好的自己",却不把自己当人看,只把自己当作实现理想自我的工具。
事实上,一个人在满25周岁后,就足以成为自己最好的父母。小时候,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来自父母;但成年后,我们的心智已经成熟到足以支持自己做出决定:"我要成为自己最好的父母。"
当内在出现"我不够好"的指责声时,我们可以加入过去期待父母说的话。原来父母可能会说:"你怎么这么笨,做得这么差!"现在可以换成:"宝贝,你已经做得很好了,休息一下会做得更好。"
我们可以在内心做一个决定:把过去期待父母对我们说的话,让内在的父母说给自己听。创造自己想要的父母形象,让他们陪伴自己。
当你的爱人埋怨你,孩子不理解你,内在的法官又跳出来指责:"你看你,什么都做不好,工作搞不定,家里也搞不定!"这时,请立即开启新的频道,用记忆中母亲温柔的语调,加上你希望听到的话:"宝贝,妈妈知道你受伤了,过来,让妈妈抱抱、拍拍。"然后闭上眼睛,想象自己置身于温暖、安全的地方,有人正在保护你。
向内在父母承认自己的痛苦,尝试接纳这些人性的脆弱部分,最终改变那些不再适用的行为模式。
四、 欣赏自己的力量:成为自己的治疗师
过去,我们可能承受了巨大的痛苦,但请记住:任何时候改变都是有可能的。即使外在改变有限,内在的改变仍然触手可及。
现在,我们就可以停止伤害自己,学习如何爱自己,为自己的情绪、期待和渴望负责。
值得注意的,在严苛或虐待环境下幸存的孩子,很可能已经发展出丰富的内在资源、力量和信心,只是当事人往往没有意识到或欣赏这些力量。
从今天开始,请尽最大努力相信:我们已经拥有成长、自愈和学习所需的一切内在资源。我们是自己最好的治疗师。
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。不妨像灌溉植物一样,对自己保持耐心和同情,带着慈悲、尊重、好奇和接纳的心态,温柔地坚持。
与自己和解,才是终极的救赎;做自己的父母,才是真正的成长。
樱飞心理咨询中心常年开设心理成长课及疗法课,欢迎大家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时间来进行选择。一起来疗愈自己,成长自己吧!
咨询热线:18264996697 18265180157微信同号
下一条:意象对话工作坊圆满落幕:开启心灵宝盒,赋能幸福生活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