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渴望认可,越容易弄丢快乐?是时候拿回幸福的主动权了
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体验?
精心挑选图片,字斟句酌地发了一条朋友圈,随后却像等待开奖一样,反复查看手机。期待着那个红色的数字不断攀升,心里预设着朋友们热情的回应。然而,事与愿违,点赞数寥寥无几,一股失落感瞬间涌上心头,甚至开始自我怀疑:“是不是我发的内容不够好?是不是大家都不喜欢我?”
别担心,这种对认可的渴望,几乎人人都有。但一个有趣的悖论是:我们越是伸长了脖子期待他人的肯定,似乎就越难听到自己内心快乐的声音。 今天,我们就来一起解开这个困住许多人的情绪死结。
一、被认可的需要,与生俱来
从心理学的角度看,渴望被认可并非脆弱或虚荣,而是根植于人性深处的需求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明确指出,在满足了基本的生理与安全需求后,人类天然地追求归属感与尊重。
适度的认可渴望,能转化为前进的动力,激励我们完善自我、遵守社会规范、追求卓越。它就像一面镜子,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在社会坐标中的位置。
二、当认可变成枷锁:为何我们越求越不快乐?
健康的渴望是动力,过度的依赖则成了枷锁。当你把快乐的钥匙完全交到别人手中时,便不可避免地会陷入以下困境:
· 1. 交出了自我的价值定义权
你的喜怒哀乐,完全由外界的声音来掌控。一件事做得好不好,本来自我感觉良好,却因无人喝彩而瞬间信心崩塌。你的价值感,像风筝一样被别人的看法牢牢牵着,失去了自我稳定的根基。
· 2. 陷入永不满足的“甜蜜陷阱”
依赖外部认可获得的快乐,如同嗜甜。糖分带来的愉悦短暂而剧烈,但很快会消退,并促使你需要更大的“剂量”才能获得同等满足。你会在“努力→获得认可→短暂快乐→渴望更多认可”的循环里疲于奔命,快乐的门槛越来越高,内心却越来越空虚。
· 3. 忽略了内心真实的声音
当你所有的努力都指向“别人会怎么想”,你就会渐渐忘记“我真正喜欢什么”。你的人生舞台,观众成了主角,而真正的自己,却退居幕后,迷失了方向。
三、拿回快乐的主动权:三把解锁的钥匙
真正的、持久的快乐,必须来源于内在的稳定和自足。要打破这个循环,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将目光由外转向内。
· 钥匙一:建立内在的价值坐标
学会向自己发问:“抛开所有人的看法,我如何评价自己?”“我做这件事的初衷和意义是什么?”将衡量价值的标尺从外界夺回,紧紧握在自己手中。你的价值,不应是别人眼中的倒影,而应是自身散发的光芒。
· 钥匙二:练习自我肯定与嘉奖
不必等到全世界为你鼓掌,在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和努力后,率先为自己点赞。完成一项任务,可以在心里默念:“嘿,我做得真不错!”养成自我肯定的习惯,就是为你自信的大厦一砖一瓦地添筑,让你无需依赖他人的片瓦遮风挡雨。
· 钥匙三:聆听内心的声音,而非外界的噪音
在做决策或行动前,有意识地将天线转向内心。多问一句:“这是我真正想要的吗?”而不是“这样做别人会喜欢吗?”当遇到挫折时,专注于“我能从中学到什么?”而非“别人会怎么看我?”关注自身的感受与成长,是走向情绪独立最坚实的一步。
结语
过度渴望认可,是一场注定耗尽能量的向外追逐。我们总以为掌声能证明自己的价值,却忘了,真正的价值,首先来源于自我的确认。
当你开始珍视自己的感受,建立自我的评价体系,你会发现,快乐不再是他人的馈赠,而是一种由内而外、自然流淌的状态。你的快乐,你主宰。
所以,下一次当那份渴望认可的焦虑再次袭来时,不妨停下来,温柔地问问自己:“此时此刻,什么能让我感到真正而平静的喜悦?”
希望我们都能成为自己最坚定的支持者,活出自由而轻盈的人生。
周五晚间精品成长小组报名开始了,珍珠级意象对话心理师范自明老师会带你觉察自我,向内求索。会让你在尊重、宽容、安全、关爱的感动中,认识自己,理解他人,激发生命活力,让爱在心中洋溢!
报名热线:18265180157 18264996697(微信同号)
下一条:存不住钱,是一种内在的创伤反应

